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摊上事了!亚马逊知名品牌被爆造假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赵丹

2025-06-13 18:03

引言 近年来,全球健身热潮持续升温,带动运动营养补充剂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补充剂来增强运动表现、提高耐力和补充能量,推动该品类在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销量激增,成为最受欢迎的健康产品类别之一。

近年来,全球健身热潮持续升温,带动运动营养补充剂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补充剂来增强运动表现、提高耐力和补充能量,推动该品类在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销量激增,成为最受欢迎的健康产品类别之一。

 

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各品牌使尽浑身解数争夺排名。广告投放、刷单冲量、关键词优化等手段层出不穷。其中,某知名品牌长期稳居"耐力和能量补充剂"类目销售榜首,凭借亮眼的销量数据和近乎完美的用户评价,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

 

然而,近期,一位知名保健品类博主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实名举报,指控该品牌在产品成分上造假,严重误导消费者。

 

头部品牌造假曝光:从成分虚标到信任崩塌

 

据悉,这位保健品类博主名为麦考密克,他一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且专注于产品成分检测工作。此次,他借助专业实验室的权威检测手段,揭露了品牌存在严重的成分造假问题。

 

以该品牌旗下一款月销量超50,000件的肌酸软糖为例,产品包装上清晰标注每份(两粒软糖)含5000毫克肌酸一水化合物,也就是每粒软糖应含2500毫克肌酸。然而,实验室检测结果却让人意外——这款软糖中竟完全不含肌酸成分。从常理推断,每粒软糖实际总重量甚至都达不到2500毫克。这种明目张胆的虚假标注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1.png

 

麦考密克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公开实名曝光这一造假行径,将产品成分与宣称严重不符的事实公之于众,引发行业震动。

 

他在YouTube、Instagram和Twitter等平台发布视频与检测报告,直指该品牌运动营养补充剂存在三大问题。

 

其一,有效成分含量严重不足,产品宣称含有高剂量β - 丙氨酸、牛磺酸、咖啡因等关键成分,可实际检测结果远低于标注值。

 

其二,添加未标注的填充剂,检测发现产品中含淀粉、麦芽糊精等廉价成分,却未在成分表中体现。

 

其三,存在虚假认证情况,品牌声称通过“第三方实验室测试”和“NSF认证”,但经博主调查,相关认证文件涉嫌伪造。

 

此曝光迅速引发广泛热议,众多消费者在亚马逊评论区表达愤怒,要求退款,部分用户还反映服用后不仅未达到宣传的“提升耐力”效果,甚至还出现了肠胃不适等问题。

 

行业乱象与监管困局:运动营养市场的破局之路

 

近年来,健康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运动营养补充剂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众多品牌敏锐捕捉到商机,纷纷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监管方面的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不容小觑。

 

与监管严格的药品行业相比,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审批流程宽松不少。许多国家在产品成分检测、功效宣称等关键环节,尚未建立完善且严格的监管标准体系。这为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毫无底线地通过虚假标注成分、夸大产品功效等不正当手段,欺骗消费者,进而谋取高额利润。

 

再看亚马逊平台,虽制定了卖家资质审核和产品上架规则,试图为消费者严把产品质量关,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则却形同虚设,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在产品成分检测环节,平台过度依赖卖家自行提供的资质和证明文件,缺乏独立、严格且常态化的第三方抽检机制。不良商家正是钻了这个空子,通过伪造资质文件、篡改检测报告等恶劣手段,将成分虚假标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堂而皇之地摆上货架,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运动营养补充剂行业问题频发,常见造假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分虚标。不少品牌在标签上夸大有效成分含量,像蛋白粉实际蛋白质含量远低于标注值,能量补充剂里的咖啡因、牛磺酸等关键成分也不达标。更有甚者,部分厂商用廉价替代品以次充好,比如用氨基酸混合物冒充高纯度BCAA(支链氨基酸)。

 

2.虚假认证。一些品牌宣称通过“FDA认证”“GMP认证”或“NSF认证”,实则并未取得相关资质。由于亚马逊等平台审核存在漏洞,不少卖家通过PS伪造证书,以此误导消费者。

 

3.刷单和操控评论。为保持高排名,部分卖家采用刷单、付费换好评或删差评的方式操控产品评分。尽管亚马逊打击刷单行为,但虚假评论仍大量存在。

 

4.隐瞒违禁成分。为追求短期效果,部分产品暗中添加未标注的危险物质。例如,某减脂补剂未注明含DMAA(1,3-二甲基戊胺),消费者服用后出现心悸、高血压等症状;另有品牌被检出添加合成代谢类固醇,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肝肾损伤。

 

举例来说2025年3月亚马逊英国站月销100万英镑的肌酸软糖品牌Ovrload,因被检测出“实际肌酸含量不足标注值1%”的成分造假问题遭强制下架,最终品牌破产。这一事件暴露出跨境电商平台在跨国监管中的滞后性。

 

美国老牌保健品品牌NOW曾抽检亚马逊平台 “甘氨酸镁” 产品,发现80%竞品存在标签误导或成分掺假。如某品牌宣称 “每粒含 750 毫克甘氨酸镁”,实测仅是氧化镁与甘氨酸的混合物。NOW举报后,亚马逊下架多款违规产品,但部分卖家修改标签继续销售。

 

此次亚马逊运动补充剂造假事件暴露出行业监管的严重漏洞。部分商家为牟利虚假宣传、成分欺诈。消费者需谨慎选择可靠品牌,电商平台应强化审核杜绝假货唯有多方协同,才能保障运动营养补充剂市场健康发展,让消费者买到安全有效的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23.97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关键词

敦煌网

类目

Amazon

亚马逊

listing

科技

中国

电商

俄罗斯

西班牙

社交媒体

销售额

进口

payoneer

eBay

cdiscount

亚马逊美国站

SEO

感恩节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