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services@enec.net

亚马逊又起诉一家刷单公司,卖家信息或泄露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王美荣

2022-05-10 10:47

简介 虚假好评屡禁不止,又一家刷单公司被亚马逊起诉。

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平台向来严禁刷单测评行为,前端时间大规模的筛查惩罚,更是搞得圈内人心惶惶,但仍有卖家心存侥幸钻空子。针对这种明令禁止的行为,亚马逊不但直接从卖家入手,更是将目光瞄向了刷单公司,多起诉讼之后,近日又有一家刷单公司被起诉。

 

又一刷单公司被起诉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近日起诉了一家名为Extreme Rebate的刷单测评公司,指出该公司在亚马逊美国站、欧洲站、日本站和加拿大站多个站点,帮助卖家发布误导性评论。

 

亚马逊指出,Extreme Rebate通过自己的网站接触客户,诱使他们撰写误导性的虚假评论,内容包括图片或视频的至少15字五星好评,完成之后,除了折扣或者全额退款,每个五星好评对应2.5美元的报酬

 

对此,Extreme Rebate表示,无论客户是否撰写评论,都可以获得产品折扣,如果他们认为产品质量差,甚至可以写差评。

 

但通过查询Extreme Rebate的官网可以发现,页面有明显的刷单诱导,首页宣传栏有“三个步骤获得免费产品,亚马逊最高折扣100%”等内容。目前,亚马逊已对Extreme Rebate在美国和德国分别提起了诉讼,要求包括关闭该公司网站以及获得相关的卖家信息,参与刷单的卖家或陷入信息泄露,被亚马逊平台处罚的境地


图一.png

(图片来源Extreme Rebate官网)


这也并非亚马逊首次对刷单公司提起诉讼,今年一月份,亚马逊已经起诉了Fivestar Marketing、Matronex 和 AppSally三家刷单公司,他们的欺诈对象主要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亚马逊用户,参与刷单的人数超过35万名。

 

以上被起诉的三家刷单公司中,Matronex网站已关闭,还有一家同意分享相关的卖家信息,来方便亚马逊追踪和调查,以此作为和解的一部分。

 

刷单测评问题在亚马逊一直存在,为了提升产品排名,很多卖家都选择铤而走险。截至目前,亚马逊已起诉了多家刷单公司,并强调将继续加大追踪,调查刷单公司的运作方式,一旦证据收集完成,便会对他们提起诉讼,瞄准刷单公司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对虚假好评的筛查进度。

 

前车之鉴之下,刷单行为仍“后继有人”,不得不让人感慨,对此卖家们也是各有看法。

 

有卖家对此抱有乐观心态:虽然这种行为不能完全被遏制,但亚马逊至少在为之努力,这已是一件好事,被爆出来的卖家受到应有的惩罚,才是我们小卖家想看到的。

 

也有卖家表示:这种行为不可避免,起诉一家之后会有新的刷单公司出现,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很多卖家还是会继续刷单,区别可能就是多少的问题,当大家都在这么做的时候,就不得不随大流了,刷单会面临封号风险,但至少前期账号可以活下来。

 

刷单测评等行为毕竟不是合规运营,亚马逊也从未停止这一打击行为,“秋后算账”并不少见,但这种行为在圈内仍是乱象不止。

 

刷单测评乱象不止,合规方为稳路

 

不难发现,在一些社交软件上搜索“亚马逊刷单、测评”这些字眼会弹出很多相关广告:亚马逊某产品测评与推荐、某站点测评、日销量破千单、无须成本......其中不乏一些恶意刷单公司,甚至是诈骗公司,其行为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买家、卖家及平台三方均会产生不利。

 

近日,有部分卖家称,自己都未刷过单,竟然还有刷单公司找到自已说需要付钱,不然就要投诉。卖家表示很无语,这些公司自己都未接触过,哪里来的付费之说(此类事件早在两年前也出现过)。但也有少数卖家为了提高店铺的排名,选择与此类公司合作,被平台发现,收到测评警告,最终“损失惨重”。


s4519919466513408 (1).jpg

 

在刷单测评问题频繁发生的同时,因刷单测评所导致的虚假评论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愤怒。正如我们所知,产品评论一直是卖家是否选择购买某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评论掺假不仅影响买家的判断,还会使卖家丧失自身信誉。

 

在亚马逊及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目前仍然还有很多虚假评论,甚至是无关评论。就在前不久,根据外媒Which?的一项调查显示,亚马逊上排名最高的耳机中,十分之九的产品都因各种无关产品而获得了出色的评价,便是最好的例证。

 

Which?的政策和宣传总监Rocio Concha表示,据最新研究发现,不择手段的组织仍然在利用亚马逊的评论系统,将买家置于购买由数千个虚假的五星级评价支持的产品的危险之中。

 

另外,他还补充说道,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目前进行的虚假审查调查,必须找出任何旨在欺骗消费者的不公平做法,并确保消费者在访问主要购物网站时得到保护。

 

各国监管机构对于虚假评论问题也是毫不留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在2021年就曾明确表示,将严厉打击企业利用虚假评论、误导性信息推广产品及服务的“欺诈行为”。英国即将颁布的新规也曾指出,考虑把卖家刷好评、虚假评论等纳入犯罪行为。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监管的不断完善,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对相关违规行为始终保持着零容忍的态度。封店、冻结资金等都是经常采取的惩罚措施,一旦被执行此类处罚,卖家的后果不言而喻。

 

但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刷单测评、虚假推广等已在无形中形成一条“产业链”并在跨境电商行业中长期存在。不过,相较此前,在平台监管及卖家自身的约束下已有所减少。

 

近期的多起亚马逊起诉刷单公司事件无疑是再次提醒卖家:保持合规运营,脚踏实地做事。对于亚马逊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卖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如聘请第三方提高排名或评论、索要或接收虚假订单等等,这都不是长远之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yujie@enec.net
分享:
1.87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提交评论
疫情动态
  • 全国动态
  • 国外动态

当下确诊

较昨日

当下疑似

较昨日

当下确诊

较昨日

热门词条

收购

广州

卖家

峰会

商务部

TikTok

评论

美国邮政

仓库

亚马逊全球开店

罢工

圣诞节

印度

罚款

玩具

法国

天猫国际

进出口

中美

假发

扫码加入圈子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X